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继教风华
加强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来源:院刊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4-11-28 阅读量:

汪庆莲


    随着全日制自考助学的发展及全日制自考助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自考生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针对自考生的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自考助学学生管理工作成效,是自考助学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全日制自考生的特点

    由于全日制自考助学实行宽进严出,自考助学生源比较复杂,相对于普通本科生,他们在心理、思想和行为等方面有以下特点:

    (一)普遍缺乏自信,存在自卑心理

    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对自考生这个群体的评价度普遍偏低,导致了自考生自卑心理较重,对自身缺乏信心,心理敏感脆弱,承受力差,缺乏应有的抗挫折能力,在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二)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欠缺

    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绝大多数是高考落榜生,普遍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吃苦精神。一部分自考生没有上进心,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另一部分虽有上进心,但又学习能力差,掌握不了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三)自我约束力差,学习习惯欠佳    

    相当一部分全日制自考生自我约束力差。在学校表现为经常不能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行事,自我控制能力低,纪律性不强,在学习和生活上容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另外,现在的自考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且许多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家长的溺爱导致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差,也造成了他们自我管理能力的低下。

    (四)重塑自我的愿望强烈

    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绝大多数是高考毕业生,这部分学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或其他原因无法升入高等院校学习,但又想接受高等教育,于是选择入学门槛比较低的全日制自考助学继续深造。自学助学无疑是一个重燃希望和信心的良机。他们希望改变过去的自己,能够在新的起点上重塑自我。

    二、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管理难的问题所在

    1.学生素质方面的因素

    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绝大部分是高考落榜生,普遍缺乏自信,存在心理隐患;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自觉性、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习惯欠佳,纪律性不强,自我约束性差。

    2.自考模式对自考助学学生管理的影响

    第一,全日制自考学生的来源比全日制普通大学生要复杂的多,他们除了高考落榜生,还有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和少量的社会成人。他们未经入学考试,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思想素质相差悬殊。

    第二,自学考试采用学分累积制,不需要经过入学考试,没有招生规模和学制的限制,考试合格一科即可获得该科的学分,不合格可以重考,重考次数不限,积满学分即可以申请毕业和学位。正是由于学分累积制的实行,以及学生学习基础、兴趣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同一个班级自考生的学业参差不齐。

    第三,高校对自考生不像全日制普通大学生那样实行严格的学籍管理,加上自考生不转粮户关系和个人档案,单科考试均有合格证,学校缺少对学生的牵制力。

    第四,自学考试是教考分离,是国家级和省级考试,非常严格,学生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得当,导致考试通过率低,部分未通过考试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低,如此恶性循环,造成学生流失。

    第五,省内考试制度改革,每年4次统考调整为3次,考试次数的减少也导致自考学生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

    3.自考助学辅导员队伍的原因

    由于一般自考助学单位都缺少相对稳定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自考助学的辅导员管理工作存在诸多矛盾和困难,自考助学的专职辅导员大多聘任离退休人员和新毕业的大学生,这些人员中有的因年老体弱,或“代沟”原因,与自考生在思想感情上难以沟通,辅导员工作力不从心;有的因缺乏班级管理工作经验,甚至从来没有担任过辅导员,对学生管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在学生中难以树立较高的威信,有的工作方法比较死板,照搬传统说教习惯,很少考虑到自考学生年龄结构、知识水平、心理状况等特征,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得自考助学学生管理工作很难到位。

    三、对于加强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1.加强辅导员的选聘、培养和管理

    自考助学单位要选聘自身素质高,事业心强并且富有学生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辅导员,根据各项规章条例明确其职责。要求辅导员深入学生,关心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冲突,做好排解矛盾和释疑解惑的工作。定期召开辅导员工作会议,定期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及时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对新老辅导员实行“一帮一”结对子的行动,以老带新,使新辅导员尽快适应工作,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帮助和解决。制定合理的工作考核制度,做到工作业绩与考核、报酬紧密结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业绩明显、能力突出的优秀辅导员给予奖励;实行淘汰机制,对个别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善的辅导员则予辞退。改善和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条件和劳动待遇,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2.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自考助学学生进入大学后,要帮助他们规划自己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尤其是大学四年的学业规划,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环境的变化确立自己的学习奋斗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大一,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与行业的联系,了解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确定方向、树立目标打牢基础。大二,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深入学习专业课程,进一步了解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感兴趣的职业中找到学习动力。大三,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体验,广泛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行业、职业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大四,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实现从一名大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3.加强学风建设

    针对自考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差、自我约束力不强的特点,帮助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让学生了解自考的相关情况,掌握学习的技巧与方法。严抓课堂纪律,抓考风考纪,抓寝室管理,抓奖惩制度。抓好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强化他们在学风建设中模范带头作用。广泛树立和宣传学生身边的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创建“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寝室,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科创活动,举办好自考校园文化艺术节,使学生既能丰富知识,锻炼能力,展示自我,又能饱受浓厚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也有利于消除自考生的心理隔阂,强化自考生的身份认同,激发他们强烈的成才欲望。

    4.合理利用网络促进学生工作

    充分运用网络阵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找准学生工作网络化的立足点和切入点,找到与学生沟通的最佳方案,充分发挥网络在学生工作中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功能。辅导员通过网络空间,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互动,把积极、健康的思想传递给学生,确保网络正确的舆论导向;培养学生对网络的辨别能力和抵抗诱惑的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对网络的认识,树立积极、健康、科学的网络思想文化。

    5.重视家校联系,双向抓好学生管理

    学生的进步与成才,离不开老师也离不开家长,双方谁也不能推脱责任。推进家长学校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形成教育合力。作为特殊群体的自考生,更应该利用多种形式建立与家长联系机制,并结合平时发现的问题,对家长提出一定的要求,并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同时也虚心向他们求教。要让家校管理的理念受到学生家长的认同,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6.积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针对自考助学生普遍存在的自信心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排查出可能存在心理隐患的学生,建立重点关注学生档案,并进行跟踪管理。利用各种机会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通过心理讲座、观看心理电影、心理情景剧等方法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水平,正确看待和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矛盾。

    总之,新时期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管理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切实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要求身处学生工作一线的管理者必须逐渐从传统的经验型向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型转化,要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继教学院学工办主任)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浅谈自考助学班教学目标与教学管理